上海千实讯:我国新能源汽车虽然累计推广量已超百万辆,但“有车无桩”、“有桩没电”、“有电不通”等问题依然突出,成为电动汽车便利出行的“绊脚石”。
近日,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联合印发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培育形成若干家进入世界前十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达到200万辆,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力争实现350瓦时/公斤,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260瓦时/公斤、成本降至1元/瓦时以下。
酸--安桩是本难念的经
尽管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同时,一般会免费获赠充电桩,但安桩却遭遇隐性收费“潜规则”。通常代办电力供应系统等事宜需额外收取一定的服务费。不交钱,充电桩涉及申报等陌生、繁琐的手续需自己跑;即便这样,所在小区也经常以“用电安全”、“条件不足”等为由不让安装。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受车位、物业、配电网改造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北京、上海等大城市20%的新能源车主因各种原因无法安装私人充电桩。
实际上物业不配合安桩,确实也存在一定难言之隐,在小区建充电桩,物业既不盈利,还承担一定风险。有的老旧小区配电设施老化,改造的钱谁来掏?即便有了改造的钱,桩的质量良莠不齐,谁来确保不存在消防隐患,这些都是物业公司的顾虑。
一个桩的背后,不仅是“建”,还涉及规划、运营、安全等问题。而目前公共充电桩平均利用率不足15%,企业盈利能力普遍较低。光靠电费加少量服务费,投资成本肯定回不来。
据统计,去年全国新增公共充电桩10万个,已累计建成约15万个。居民专用充电桩同步增长,“随车配桩”的安装比例达80%。城际间快充站已服务1.4万公里高速公路,站间平均距离48.6公里。
不过按照规划,北京、上海电动汽车充电平均服务半径已缩短至5公里;深圳、广州等城市的公共充电网络也在迅速布局,向着“五公里”时代的目标加快推进。
甜--使用费用低 保养简单省钱
除去冬季外,春夏秋三个季节纯电动汽车的百公里平均电耗为15度左右,如果充自家的民用电仅需要7.5元,即便在公共充电桩使用波峰电价(1.0044元/度)多也就28元(平时23元/波谷18元)。而一款小排量内燃机汽车的百公里油耗通常为6-7升,以目前北京地区92号汽油(6.46元/升)为例,百公里需要花费近40元。除此之外由于保养时无需更换机油、机油滤、燃油滤、火花塞等也可以节约一大笔用车费用。
苦--充电难 电动车主之“痛”
充电桩实际使用过程中,大的现实情况通常是有些公共充电桩安装位置隐蔽,好不容易找到了,却发现该车位被油车占用;有的充电口版本不兼容,有的桩看起来整齐光鲜,实际上根本没有通电,或者始终在维修中;还有的安在停车场内,要么进不去,要么得额外再掏一笔停车费。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纯电动车有两类,通常A级车续航为300公里左右,另一种A00级车续航在200公里,而在北方的冬天这些车辆的续航会打一定的折扣。
辣-购车号牌之殇
这个月北市小客车指标办发布摇号审核结果,普通小客车个人指标中签率再创新低,基准中签率约为0.122%,相当于817个人抢一个指标,全年新能源指标已经在本期分配完。
经审核,截至2017年4月8日24时,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个人共有24925个有效编码、单位共有2837个有效编码。今年的新能源车个人指标只剩10672个,单位指标只有399个。这也就意味着,本期个人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总数大于指标配置总数,将按轮候次序配置个人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指标10672个,其余14253个通过审核的申请者将按照规定继续轮候。迫于限购压力,很多用户被迫转投电动车领域。
在某些城市限购限行的政策下,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有些迫于无奈,但不可否认纯电动汽车使用成本低的优势对于可以安装个人充电桩的用户而言,却利大于弊,因此很多非限购城市也有很多用户购买纯电动汽车,对于想购买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用户,我们的建议是先考虑充电便利性,再考虑购买具体车型。